首页 > 安全资讯 > 正文

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

摘    要 

   在本报告中,360 安全大脑通过对猎网平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2020 年 1 月 24 日至 2020 年 3 月 13 日)收集的 3243 例有效举报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从疫情期间网络诈 骗数据综合分析、网络诈骗受害者画像、疫情期间高发诈骗类型分析等维度揭示了疫情防控 期间网络诈骗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举报数量比上年同期增长 47%,2 月底达到高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2020 年 1 月 24 日至 2020 年 3 月 13 日),猎网平台共收到有效诈骗举报 3243 例,举报数量较 2019 年同期的 2200 例增长了 47%,举报者被骗总金额达 5997 万元,人均损失为 18492 元。每周举报量呈上升趋势,受春节假期影响,1 月 24 日至 1 月 30 日期间举报量比较 低,随着春节假期结束以及利用疫情实施诈骗逐渐高发,举报量在 2 月底达到高峰。 

    游戏诈骗位居举报量之首,交友诈骗人均损失最高。疫情期间,游戏诈骗是举报量最高 的诈骗,高达 550 例,占总举报量的 17%。其次为金融诈骗 522 例,购物诈骗 399 例。 人均损失最高的诈骗是交友诈骗,人均损失高达 73781 元。其次为网络赌博诈骗,人均 损失 50128 元;金融诈骗人均损失为 48370 元,是人均损失第三高的诈骗类型。 

    广东位居举报量之首,海南省人均损失最高。疫情期间,广东省位居举报量之首,占比 为 8.4%;山东省位居第二位,占比 7.7%;云南省位居第三位,占比 7.1%,首次进入举 报量前五。人均损失方面,损失最严重的为海南省,人均损失金额为 77944 元,其次为 上海市,人均损失 58227 元;北京市第三,人均损失为 50558 元。 

    男人更易上当,女人受伤更深。疫情期间网络诈骗受害者中,男性占比 68.2%,女性占 比为 31.8%。从人均损失上看,疫情期间网络诈骗人均损失为 18492 元,其中女性人均 损失更高,为 26996 元,男性人均损失为 14528 元。 

   男性屡遭色情诈骗,女性更易遭受中奖诈骗。疫情期间,在色情诈骗中,男性占比高达 到 95.6%,网络赌博诈骗中,男性占比高达 78.6%,游戏诈骗男性占比也远远高出女性, 为 78.0%。疫情期间,中奖诈骗和兼职诈骗的女性受害者占比高于男性,在中奖诈骗中, 女性受害者占比高达 64%,主要因为女性遭受“红包返利”套路诈骗,在兼职诈骗中, 女性受害者占比 54.4%。 

   遭遇金融诈骗最多的是 90 后,00 后成为游戏诈骗的最大受害群体。疫情期间,00 后和 90 后已成为主要的被骗群体。20 岁以下人群是遭遇游戏诈骗、购物诈骗和中奖诈骗的 主要人群,疫情期间遭遇金融诈骗最多的是 21 岁至 30 岁年龄段,占比 44.6%。疫情期 间,游戏诈骗举报量最高,11 岁至 20 岁为最大受害群体,占比为 44.8%,其次是 21 岁 至 30 岁,占比为 36.8%,受害者举报量与年龄呈负相关,年纪越大,举报量越小。 

   售卖口罩诈骗“异军突起”,社交平台成“口罩集市” 。在所有利用疫情实施诈骗的举报 数据中,售卖口罩诈骗位居第一,占比 88.3%,其次是售卖额温枪诈骗,占比 6.3%。从 举报量的维度分析诈骗来源可见,社交平台成为口罩诈骗受害者接触诈骗者或诈骗信息 的最主要途径,社交平台位列首位,占口罩诈骗举报量的 72%,购物平台占比 18.3%。 

   微信成为网购诈骗主要来源,二手平台位居第二。疫情期间,从举报量的维度分析诈骗 来源可见,微信成为网购诈骗受害者接触诈骗者或诈骗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占网购诈骗 举报量的 37.4%,位居第一,其次是二手平台,占比 25.5%。 


第一章 网络诈骗举报数据综合分析 

一、疫情期间网络诈骗主要类型及人均损失 

   猎网平台在疫情期间共计收到用户有效举报 3243 例,举报数量相比去年同期的 2200 例 增长了 47%,举报者被骗总金额达 5997 万元,人均损失为 18492 元。 

   从举报数量上看,游戏诈骗、金融诈骗、购物诈骗分列前三位,游戏诈骗为举报量最 高的诈骗,高达 550 例,人均损失 6200 元,占总举报量的 17%。其次为金融诈骗 522 例,购物诈骗 399 例。主要因为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人宅在家中,闲暇时间增加、投资理 财需求迫切、网络购买防疫用品需求大幅上涨。 

   从人均损失上看,人均损失最高的诈骗是交友诈骗,人均损失高达 73781 元。其次为网 络赌博诈骗,人均损失 50128 元;金融诈骗人均损失为 48370 元,是人均损失第三高的诈骗 类型。主要因为疫情防控期间,大多数人足不出户,上网时间大幅增加,网络上结识陌生人 的机会增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交友诈骗都采取诱导受害人投资和赌博的形式,以骗取高额 钱财。 

二、疫情期间每周举报量趋势 

每周举报量呈上升趋势,受春节假期影响,1 月 24 日至 1 月 30 日期间举报量比较 低,随着春节假期结束以及利用疫情实施诈骗逐渐高发,举报量在 2 月底达到高峰。从人 均损失上看,2 月 14 日至 2 月 20 日人均损失最高,主要因为金融诈骗和网络赌博诈骗高 发,且这两类诈骗人均损失较高。 

2020 年 1 月 26 日,猎网平台首次接到网购口罩被骗的举报,疫情防控期间口罩等防 疫用品供应紧张,不法分子利用大众对紧缺防护物品的迫切需求,虚构防疫用品货源进行 诈骗,口罩诈骗举报量也大幅上升。 

春节后复工、开学时间被一再推迟,部分人想通过网上借贷、网络兼职、投资理财的 方式来度过难关,同时,宅在家中的“游戏党”闲暇时间增加,买卖账号、游戏道具交 易、游戏代练的行为增多,相关诈骗举报量也不断增加。 

第二章 网络诈骗受害者画像 

一、疫情期间网络诈骗受害者地域特征 

   疫情期间,广东省位居举报量之首,占比为 8.4%;山东省位居第二位,占比 7.7%;云 南省位居第三位,占比 7.1%,参考近年来相关数据统计,云南省首次进入前五。 

 (二)海南省人均损失最大 

   人均损失方面,损失最严重的为海南省,人均损失金额为 77944 元,其次为上海市,人 均损失 58227 元;北京市第三,人均损失为 50558 元。 

二、疫情期间网络诈骗受害者性别特征 

(一)男人更易上当,女人受伤更深 

疫情期间网络诈骗人均损失为 18492 元,其中女性人均损失更高,为 26996 元,男性人均损 失为 14528 元。 

(二)色情诈骗男性占九成  兼职诈骗和中奖诈骗女性高于男性 

   在疫情期间诈骗类型及性别分布当中,大多数诈骗类型的男性受骗比例均高于女性,尤 其在色情诈骗中,男性占比高达到 95.6%。主要因为疫情期间色情诈骗高发,男性屡屡遭受 骗子以“裸聊”为诱饵,使用技术手段获得男性受害人通讯录及裸聊视频,以此来敲诈钱财。 网络赌博诈骗中,男性占比高达 78.6%,游戏诈骗男性占比也远远高出女性,为 78.0%。 

   兼职诈骗和中奖诈骗的女性受害者占比高于男性,在兼职诈骗中,女性受害者占比 54.4%。在中奖诈骗中,女性受害者占比高达 64%,主要因为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女性被网 络上所谓的“红包返利”诈骗套路所诱骗。 

三、疫情期间网络诈骗受害者被骗来源分析 

(一)微信成疫情期间骗子使用最高频工具 

   数据显示,微信为此次疫情期间网络诈骗最主要的诈骗来源,占总举报量的 21.6%,QQ 为第二位,占总举报量的 21.1%。主要因为疫情期间通过微信、QQ 等社交平台购买口罩等 防疫用品被骗的比较多,社交平台已经成为诈骗者实施网络诈骗利用最多的工具或路径。 

(二)“交友平台”诈骗为疫情期间网络诈骗人均损失最高 

 

   从人均损失维度分析诈骗来源可见,疫情期间,通过“交友平台”接触到的诈骗,造成 的人均损失最高,为 81734 元。如婚恋网站、交友网站、部分社交 app 等,诈骗类型多属于 交友诈骗,诈骗分子通过交友平台将自己包装成优质男或女求偶者,在获取异性好感后引其 入套,然后推荐各类网站 APP,  以进行彩票投注等能挣大钱为由实施诈骗,被骗资金几万到 几十万不等。 

因“投资平台”引发的诈骗,人均损失排在第二位,高达 62689 元。一般为各种“托儿” 的团伙诈骗,诈骗团伙靠虚假的网络投资平台,打着投资的幌子,利用人们的投机心理,引 诱、哄骗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平台,不断设局骗取钱财。 

   因“好友推荐”接触到的诈骗造成的人均损失排在第三位,达 42600 元。疫情期间接到 多个批量采购口罩、额温枪等防疫用品被骗的举报,有大部分都是朋友推荐,受害人放松了 警惕,提前付款导致被骗。 

四、疫情期间网络诈骗类型及年龄段分布 

 

   从疫情期间网络诈骗受害者的年龄段分布看,受害者也更年轻化,00 后和 90 后已成为 主要的被骗群体。20 岁以下人群几乎占据“半壁江山”,是遭遇游戏诈骗、购物诈骗和中奖 诈骗的主要人群,主要因为此年龄段多数仍是在校学生,日常生活频繁接触网络游戏、网络 购物等所致。 

21 岁至 30 岁人群是遭遇金融诈骗、色情诈骗和交友诈骗的主要人群,主要因   为此年龄 段已经步入工作岗位,个人财产有一定的累积,对投资、婚恋、交友等方面均有更多需求。 31 岁至 50 岁人群主要集中在金融诈骗、虚假办证诈骗和网络赌博诈骗,此年龄段有一定的 经济基础,且具有较强的理财需求,应谨防误入金融诈骗和网络赌博陷阱。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间遭遇金融诈骗最多的是 90 后,占比 44.6%。疫情期间遭遇游 戏诈骗和网购诈骗最多的是 00 后,占比分别为 44.8%和 46.6%。 

第三章 疫情期间高发网络诈骗类型分析 

一、疫情期间游戏诈骗受害者年龄分布及人均损失 

疫情期间,很多人宅在家中自行隔离,游戏相关的诈骗高发,是举报量最多的诈骗类型, 主要集中在游戏币交易、游戏账号交易、游戏装备交易和游戏代练等,主要来源于社交平台 广告和游戏内喊话广告。从游戏诈骗受害者年龄分布看,11 岁至 20 岁为最大受害群体,占 比为 44.8%,其次是 21 岁至 30 岁,占比为 36.8%,受害者举报量与年龄呈负相关,年纪越 大,举报量越小。 

从人均损失上看,11 岁至 40 岁,疫情期间游戏诈骗损失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趋势,年 纪越大,人均损失越高,31 岁至 40 岁的受害者人均损失最高,达到了 17289 元,11 岁至 20 岁举报量最高,但是人均损失较小,看来 31 岁至 40 岁的“游戏党”有了一定的积蓄,在游 戏方面也更舍得投入金钱。 

 二、疫情期间金融诈骗受害者年龄分布及人均损失 

 

   疫情期间,金融诈骗的举报量第二,此期间的金融诈骗有着明显的特点,大多都打着“疫 情”的招牌,诱骗受害者上当,主要类型为网络贷款、投资理财,虚拟货币等。从金融诈骗 受害者年龄分布看,21 岁至 30 岁为最大受害群体,占比为 44.6%,其次是 31 岁至 40 岁人 群,占比为 28%。 

   从人均损失方面看,疫情期间金融诈骗损失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趋势,年纪越大,人均 损失越高。60 岁以上人群,金融诈骗人均损失最高为 245266 元,位居第一位,其次是 51 岁 至 60 岁的受害者,人均损失为 144011 元。

三、疫情期间网购诈骗来源占比分布 

   疫情期间,网购诈骗的举报量第三,主要因为疫情期间购买口罩等防疫用品被骗的举报 大幅度上升,从举报量的维度分析诈骗来源可见,微信成为网购诈骗受害者接触诈骗者或诈 骗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占网购诈骗举报量的37.4%,   位居第一,其次是二手平台,占比25.5%。 疫情期间防疫用品供应紧张,求购量大,很多人通过微信、二手交易平台、QQ 等途径了解 到出售口罩销售信息,以此向骗子求购口罩,但却频繁遭遇转账后不发货、发次货、付邮费 等的情况。

第四章 利用疫情诈骗主要类型分析 

本章节中,猎网平台针对利用疫情实施诈骗的相关举报数据做分析,数据源自网民在举 报时主动陈述因受到疫情影响而遭遇诈骗的举报数据,同时对利用疫情诈骗的主要类型做盘 点。 

(一)利用疫情诈骗主要类型及人均损失 

    受疫情防控影响,售卖口罩诈骗“异军突起”,在所有利用疫情实施诈骗的举报数据中, 售卖口罩诈骗位居第一,占比 88.3%,其次是售卖额温枪诈骗,占比 6.3%,因为购买防疫用 品而被骗占比 9 成以上。 从人均损失来看,售卖额温枪诈骗位居第一,人均损失高达 72590 元,主要因为额温枪 单价较高,疫情期间部分单位有批量采购的需求,整体被骗金额也相对较高。口罩虽然单价 较低,但是也存在批量采购的情况,人均损失达到 6692 元,位居第二。 其中缴纳学费诈骗、慈善募捐诈骗和红包返利诈骗都是疫情期间诈骗分子的新套路。 

 (二)售卖口罩诈骗信息来源—举报量 

  数据显示,从举报量的维度分析诈骗来源可见,社交平台成为口罩诈骗受害者接触诈骗 者或诈骗信息的最主要途径,社交平台位列首位,占口罩诈骗举报量的 72%,购物平台占比 18.3%。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间口罩诈骗出现新套路,诈骗者在正规购物平台发布售卖信息, 然后以各种理由诱使受害者使用红包交易或者加好友后私下转账等交易方式,达到绕开正规 平台的目的,从而实施诈骗。 

(三)利用疫情诈骗的主要类型盘点 

   虚假销售防疫用品 疫情防控期间口罩、消毒液、额温枪和护目镜等防疫用品供应紧张,不法分子利用大众 对紧缺防护物品的迫切需求,虚构防疫用品货源进行诈骗,其中口罩诈骗一跃成为榜首,不 法分子收款后不发货或者发次货,有的索要邮费,有的提供虚假快递单号,甚至有的寄出与 防疫无关的物品,最后拉黑受害人。 

  谎称提供住院床位诈骗 疫情期间,部分医院床位供应紧张,有些人有住院需求,不得已通过网络途径寻求帮助; 不法分子在疫情期间通过网络散布“可帮忙联系医院提供住院床位”的信息,以定金、手续 费和介绍费等为由诱导受害人先行转账,然后将受害人拉黑,从而骗取钱财。 

  缴纳学费骗局 受疫情影响,学校延期开学,很多学校教学方式发生变化,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教学, 不法分子再次瞅准了时机,伪装成老师潜入班级微信群或者 QQ 群,谎称受疫情影响,会在 线上开展课程培训,诱骗家长缴纳学费、培训费、课本费等各种费用。几十上百人的聊天群 内,真实身份不容易辨认,加上家长对老师都比较信任,此类诈骗很容易诈骗成功。 

   虚假公益捐款诈骗 在疫情防控期间,不法分子假冒红十字会、慈善机构和医院等的名义,以赈灾募捐为由, 发布防控疫情“献爱心”的虚假信息,利用大众爱心,骗取“善款”,还有部分不法分子借 机打着“义卖”的幌子在各大平台虚假出售物品,此"另类义卖" 其实是假慈善真诈骗。 

   车票机票退改签诈骗 受疫情影响,部分承运公司有改变航班的情况,加上很多乘客行程有变化,办理退改签 则成为了疫情期间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订票信息,谎称 受疫情影响,发送机票或火车票的虚假退改签信息,诱导乘客点击虚假退票网址或拨打虚假 客服电话,一步步诱骗乘客获取其银行卡、密码和短信验证码等信息,从而盗取钱财。 

   虚假售卖假药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政府疾控部门、医疗药物研究机构和医药协会等,谎称有提高免疫力的“秘 方”或所谓的疫情“特效药”,对预防新冠肺炎有非常好的功效,甚至称,已经研制出新药, 进而推售手中的不知名药品,通过发布虚假广告或者发送带有不明链接的短信诱骗用户点击 链接,从而骗取钱财。 

   虚拟货币炒作骗局 疫情期间,大家大多都宅在家中防疫,上网时间大幅上升,不法分子借机在各种聊天群 发布消息,大肆鼓吹虚拟货币,声称“在家也能理财”、“躺着也能赚钱”并承诺有高额回报, 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建造口罩等防疫用品工厂,或用于研究生产冠状病毒疫苗;不法分子以疫 情防控为由,利用人们投资理财的迫切心理,打着虚拟货币的幌子实施诈骗、非法集资活动。 

   冒充金融平台贷款诈骗 受疫情影响,部分人群收入减少,资金周转不灵,不法分子借机冒充各大知名金融平台 发送短信:“疫情之下,您缺钱?xx 金融给您授信 10 万额度,下载 app 后立即到账”;受害 人上钩后,不法分子以需要缴纳工本费、手续费、解冻费等为由骗取用户钱财,甚至专门针 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从业者下手,如餐饮业和旅游业等。 

第五章 疫情期间网络诈骗套路解析 

本章节中,报告根据猎网平台接到的举报信息,总结提炼出疫情期间高发网络诈骗的套 路,并作解析。 

一、社交平台成“口罩集市” 

疫情期间,很多网友在各地的实体店购买口罩困难,经常遇到缺货、无货的现象。所以 许多人把目光转向了线上购买。疫情期间的举报案例中,大部分都提到了“不发货”、“电话 不接”“信息不回”等情况。受害人在各大社交平台看到售卖广告后,轻易相信对方口中所 谓的“口罩有货”,骗子利用受害人急于购买的迫切心理,编造定金、手续费、保证金等各 种理由引诱受害人先行私下转账付款,收款后拖延发货、不发货、发次货等,最后拉黑消失。 

二、“囊中羞涩”误入借贷陷阱 

疫情期间一些人因停工收入不稳定,需资金周转。为解决手头紧的问题,转而在网上选 择借贷,最后却误入网络借贷陷阱。骗子的“零抵押”、“低利息”、“低门槛”等虚假广告, 正好迎合了急于需要借贷的人的心理。骗子冒充成官方客服以“信息填写错误”、“交钱解冻 账号”、“交工本费”等各种理由索要金钱进行连环骗,但拒不真实放款,从而实施诈骗。 

三、激情的背后是敲诈勒索 

交友和色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网上的陌生人有可能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也可能是 打着交友名义实施诈骗的骗子。网上一些“美女”通过社交平台申请好友与受害人聊天,聊 天话语中放出“裸聊”的想法诱惑受害人,开始“裸聊”的同时让受害人下载含木马的恶意 软件并注册,因此拿到受害人通讯录信息,并偷录下受害人裸聊的画面,以“不给钱就群发 裸聊视频”的方式,敲诈受害人金钱。 

四、多重身份的诈骗者 

疫情期间骗子变换多种身份实施诈骗,会冒充老师身份潜入学生家长群打着疫情的幌 子在群内发布收款二维码骗取学费;会冒充成红十字会、慈善机构和医院等的名义,发布防 控疫情“献爱心”的虚假信息骗取善款;甚至冒充成公检法人员,以“涉嫌倒卖口罩案件” 为由给受害人打电话,再和同伙相互配合,以需要受害人配合检查为由实施连环骗,诱骗受 害人转账至“安全账户”诈骗巨额钱财。 

五、钓鱼网站暗藏玄机 

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人在家玩网络游戏,骗子通过在游戏中发布广告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如:游戏代练、售卖游戏帐号、游戏道具等,随即要求加微信或 QQ 好友,然后发送钓鱼网 站诈骗钱财;另外有骗子冒充政府疾控部门、医疗药物研究机构和医药协会等,谎称有所谓 的疫情“特效药”,通过发布虚假广告或者短信诱骗受害人点击钓鱼网站链接,从而骗取钱 财。

第六章 疫情期间典型网络诈骗案例 

本章节中,报告选取了疫情期间较典型的真实网络诈骗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相关 防范建议。 

一、买口罩先要交钱?红包不是“助力”提前发货的良药 

疫情期间董先生急需口罩防疫,他访问正规购物平台购买口罩,而卖家声称“只要先发 红包,就可以安排提前发货”。急于购买口罩的董先生没有过多思考,便通过平台的聊天工 具给卖家发了 200 元红包,卖家收到红包后立即将商品下架,董先生发现后与卖家联系询 问,却一直联系不上,口罩也没有发货,董先生这才发现被骗了。 

 

案例分析: 

不法分子利用受害人急于买到口罩的心理,用“提前发货”的话术引诱受害人先发红包 付款,受害人本着能早一点拿到口罩的想法,从购物平台的聊天工具里,直接给对方发送了 红包,并没有走正规的购物支付流程,而对方收到红包后就下架商品玩起了消失。 

防骗提醒: 

疫情期间如急需防疫用品,在选择正规购物平台的同时,还要按照购物平台的购买流程 进行下单支付,切勿相信一些店主以“提前发货”为诱饵先行索要红包,避免私下交易。 

二、病毒未上身却遭“警察”传唤,冒充公检法诈骗玩出新花样 

疫情期间李女士在家闭门不出,却接到自称刘警官的电话,称自己涉嫌在北京的一起贩

卖口罩案件,被抓获嫌疑人提供的证据中涉及自己的各种身份证件,要求配合调查。随即连 线北京“王警官”,通过发放伪造的“逮捕令”恐吓、找无人的地方录口供等方式进一步向 李女士施压,所幸李女士未相信其说辞选择挂断电话,避免了诈骗发生。 

 

案例分析: 

   疫情期间,很多实施口罩诈骗的不法分子受到了法律制裁,不法分子借此发挥,编造出 “涉嫌贩卖口罩案件”,并采取公检法诈骗的经典套路,对受害人实施心理打击,并想方设 法制造受害人独自接电话并一直处于通话之中,使其无法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条件,为下一步 “安全账户”转账创造诈骗条件。 

防骗提醒: 

  如疫情期间遇到类似情况不要惊慌,不能被所谓的“警察”身份所蒙蔽,更不能随意相 信对方发来的“逮捕令”等文件。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QQ 等方式办案,更不会以“安 全账户”为由要求配合调查。 

三、女博士停课在家遇“真爱”,跟“男友”投资却人财两空 

   张女士是位博士,因疫情期间无法回校上课,在家通过社交软件认识了一名“帅气男友”。 对方通过甜言蜜语取得张女士信任并确定恋爱关系,随后向其介绍一款“赚钱游戏”,在“男 友”多次劝说下,张女士尝试投入了一点钱,发现确实能赚钱,逐渐禁不住男友“跟着规划 投钱”的鼓动继续投钱,在投资 10 万元后,却被告知投资金额未达标无法提现。张女士东 拼西凑,又投入了十几万元,但仍被告知不满 50 万不能提现,张女士方开始怀疑,质问“男 友”却换来强硬回复。最后仍然无法提现,累计被骗 25.7 万元。 

案例分析: 

   这是一例典型的网络交友诈骗,骗子利用话术先获取受害人信任,再通过介绍“赚钱” 的方式让受害人在早已准备好的网络赌博平台逐步投资,先以小利诱惑,再逐步“鼓励”加 大投入,以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目标“投资金额满足条件即可提现”,让受害人跟着自己的指 挥不断投钱,最后人财两空,损失惨重。 

防骗提醒: 

   网络交友过程中,如果遇到特别殷勤的陌生人,并在短时间内就着急确定恋爱关系时, 需提高警惕,当对方马上提到钱,如“一起投资赚钱”“买股票”等要求时,可以确定为诈 骗。 

四、骗子变身“人民教师”,群内交费暗藏隐患 

   受疫情防控影响,学校均统一执行“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方案。徐先生在幼儿园家长群 中看到一则消息,一位“老师”在群里称:“因受新冠肺炎影响,为响应国家号召,接教育局 通知,幼儿园学费统一通过扫码支付学费。”徐先生并未多想,马上通过群内“老师”提供 的收款二维码扫码支付了 2200 元学费。该“老师”收费后退出群聊,而之后没多久,群内 另一位老师发布通知称,学校目前并未通知收取学费。徐先生因此被骗 2200 元。 

案例分析: 

   这是一起典型的身份冒充诈骗,几十上百人的聊天群内,真实身份不容易辨认,加上家 长对老师都比较信任,骗子冒充老师打着疫情的幌子很容易诈骗成功。 

防骗提醒: 

   如今,大家都习惯了在各种聊天群内进行沟通和信息传达。但如遇到群内线上收费的情 况,需与发布收费信息的群成员多询问一些内容,确认好对方的真实身份后再进行下一步操 作,以免被冒充身份的骗子诈骗钱财。 

五、延迟开工资金周转难,用借贷回血反遇诈骗套路 

   受疫情防控影响,陆先生未能按时开工,生活压力陡增,为了减缓这段时间的经济压力 选择网上借贷。陆先生按照客服的要求下载了某假冒借贷 APP 并完成借款操作,客服却通 知必须刷够 2000 元流水才可以下款,而陆先生按照操作刷够金额后,客服再次称流水不足, 需要再刷够 3000 元流水才可以下款。陆先生意识到上当受骗后未再次按客服要求操作,但 已遭受损失 2000 元。

 

案例分析: 

贷款诈骗的主要特征就是在未真实放款前就以各种理由收取费用,陆先生因借贷心切, 面对平台客服的要求没有仔细考虑就完成付款 2000 元的操作,随后客服称需 3000 元来提 高流水,其实就是换汤不换药,用“达到流水目标就放款”的幌子连环诈骗陆先生,被骗后 陆先生才发现他付款的 2000 元转进的其实是骗子的个人账户。 

防骗提醒: 

如需贷款要选择正规、知名度高的贷款平台,对来历不明的贷款广告要保持警惕,手机 下载金融类软件要在正规途径下载,不能轻易相信短信、陌生人推荐的链接下载软件。不要 相信以“信息填写错误”、“刷流水需到指定额度”、“账号异常解冻”等理由,要求先付钱的 都是诈骗。 

六、献爱心的买家,遭遇黑心的卖家 

张小姐疫情期间在一平台看到一则售卖信息,其中被店主的个人介绍中“正品支持第三 方鉴定,不正包退”、“疫情时期闲置物品快速变现,用于捐赠”这一系列介绍所吸引,本着 买到实惠的商品,同时也为疫情地区献爱心的心理,在该店铺选购了两款女士提包,但却遭 遇到所买商品为仿品次货,且卖家拒不承认且不退换商品。 

案例分析: 

假慈善真诈骗,在全国人民抗击疫情之际,很多人都想献爱心、捐款、支援疫区等,部 分不良卖家利用社会爱心,打着“义卖”的幌子在各大平台虚假出售物品。 

防骗提醒: 

在购物平台中购买商品一定注意甄别,小心被“献爱心”的幌子所迷惑,要仔细查看该 店铺的历史销售情况,评估其可信度后再进行选购。

第七章 疫情期间六大网络诈骗话术 

在本章中,报告从疫情期间高发的网络诈骗案例中,选取诈骗者常用话术或关键话术, 梳理、总结为“疫情期间六大网络诈骗话术”。 

一、“加微信先付款,马上安排优先发货。” 

口罩作为疫情期间主要防疫物品之一,需求量大,求购困难,许多人选择在购物平台上 购买。而购物平台上的部分不良商家,利用人们需求口罩防疫的迫切心理,以各种理由让你 先加微信好友,以“先付款优先发货”为诱饵骗你微信转账,骗子收款后以各种理由拖延时 间且不发货,最后消失。 

二、“最后 100 个额温枪,想要先转钱。” 

疫情防控期间,额温枪的需求量增大,骗子瞄准时机,通过朋友圈、微信群、QQ 群等 发布出售“额温枪”信息,然而交易时却以“数量有限,需要先转钱再发货”“先交保证金” 等理由要求受害人先私下转账付款,收到钱后,骗子拉黑你后随即消失。 

三、“诚信刷单,在家也能赚钱。” 

受疫情影响,很多人无法按时复工,只好宅在家中。骗子趁机在各大平台发布“足不出 户,日赚斗金”兼职刷单广告。骗子会先让你试做一个金额比较小的任务并马上返还本金和 佣金,之后利用各种理由引诱你多次刷单并支付大量现金,却不再返还本金及佣金,以此骗 取钱财。 

四、“我都脱了,你一个大男人怕什么?” 

疫情期间,一些“寂寞男士”收到“美女”添加好友的请求。随后对方提出“视频裸聊”, 并在开始之前,利用花言巧语引诱你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让你填写手机号完成注册,这时 候你的手机将被此恶意软件盗取手机通讯录,并偷录下你裸聊的画面,以“不给钱就群发裸 聊视频”要挟你,从而敲诈钱财。 

五、“学费还没缴的家长,请尽快缴费” 

受疫情影响,学校延期开学,很多学校教学方式发生变化,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教学, 骗子借机潜入班级群和家长群中冒充老师,打着“响应国家号召”、“根据教育部门规定”的 幌子,在群内发布收款二维码诱骗家长缴纳学费、培训费、课本费等各种费用。 

六、“疫情之下,您缺钱?XX 金融给您授信 10 万额度” 

受疫情影响,部分人群收入减少,资金周转不灵,骗子借机冒充各大知名金融平台发送 虚假贷款广告,当你上钩后,骗子以需要缴纳工本费、手续费、解冻费等为由骗取你钱财, 甚至专门针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从业者下手,如餐饮业和旅游业等。 

附录:网络诈骗各类型定义 

金融诈骗 

指在互联网上因购买办理金融相关产品或者服务而发生的诈骗,常见的有网络贷款诈骗、 虚假金融理财诈骗、信用卡提额诈骗等,如:骗子通过低门槛吸引受害人办理贷款,以需缴 纳手续费、设置合同漏洞、贷款陷阱等方式,骗取受害人钱财或偿还高额利息。 

游戏诈骗 

指在互联网上因购买网络游戏道具或者账号而发生的诈骗,骗子通过各种渠道发布远低 于市场价的广告,玩家上钩后,通过第三方聊天软件向玩家发送钓鱼链接,充值后,再以需 要开通 VIP、资金被冻结需解冻、注册信息填写错误等理由,一步步套路游戏玩家,诈骗钱 财。 

兼职诈骗 

指在互联网上因参与兼职工作而发生的诈骗,常见的有兼职刷单、刷赞、刷信誉等,如: 骗子发布“足不出户”、“轻松赚钱”等广告语诱惑受害人,先以小额订单成功返现取得受害 人信任,然后用“任务未完成”、“卡单” 等理由要求受害人多次付款,从中骗取钱财。 

网购诈骗 

指在互联网上因买卖实物商品而发生的诈骗,常见的有商品以次充好、诱骗事主使用先 汇款后交货、要求预先交纳保证金、二手交易平台诈骗等,如:骗子在网络上发布低价商品 信息吸引受害人,以改价为由,通过第三方聊天工具发送钓鱼欺诈链接,骗取受害人付款实 施诈骗。 

网络赌博诈骗 

指在互联网上因参与网络赌博而发生的诈骗,网络赌博只需要一台手机或者电脑就能参 与,几乎不受环境和时间约束,一般为虚拟的游戏,骗子通过控制后台让受害人输多赢少, 甚至部分赌博平台无法提现,当受害者输得一无所有的时候,就开始引诱受害人接触部分门 槛低的网络贷款平台进行贷款,使得受害者负债累累,加上高额利息,最后无法翻身。手机 游戏、电脑游戏、社交软件、搜索引擎、弹窗广告、社区论坛等都是骗子接触受害人的途径, 通过加好友然后实施诈骗。 

身份冒充诈骗 

指骗子伪装成公检法、官方客服、亲友等身份,通过电话、短信和社交软件联系受害人 实施的诈骗,如:骗子冒充公检法人员,称受害人涉嫌违法犯罪并发送伪造的通缉令,要求 受害人协助调查,将个人财产转移至“安全账户”实施诈骗。 

虚拟物品交易诈骗 

指在互联网上因购买虚拟物品而发生的诈骗,常见的有会员服务、话费充值、加油卡、 游戏充值、挂机软件、影视剧下载资源等,一般骗子会制作虚假网站或者伪造仿冒品牌网站, 在论坛、搜索引擎和社交软件等发布商品信息,诱骗受害人付款,然后拉黑消失。 

交友诈骗 

指在互联网上因网络交友后被诱骗而发生的诈骗,如:骗子通过网络广告、婚恋网站、 各类社交平台和游戏平台与受害人联系,在加为好友后,前期对受害人嘘寒问暖以获取好感 确定恋爱关系,随后诱导其投资股票和参与网络赌博,先以小利诱惑,再怂恿加大投入,最 后受害人无法提现导致财产损失。 

中奖诈骗 

指骗子通过电话、短信和网络等方式向受害人发送虚假中奖信息从而实施的诈骗,一般 骗子以领取奖品需填写个人信息为由,诱导受害人提供个人隐私信息,盗取后实施诈骗,或 者以需要保证金和支付邮寄费用等各种借口,要求受害人先汇钱。 

虚假办证诈骗 

指在互联网上因办理各类职称或者证书而发生的诈骗,一般骗子会制作虚假办理证书钓 鱼网站,通过搜索引擎做推广,受害人通过搜索访问钓鱼网站后,骗子以各种理由骗取受害 人定金、手续费和办理费用后消失。 


 

 


360安全卫士

热点排行

用户
反馈
返回
顶部